理科数学:试题紧扣大纲淡化特殊技巧
兰大附中教师 李虎
今年的高考试题是甘肃省新课标下的第二年高考,整套试卷体现了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的命题原则。试题紧扣教学大纲,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起着积极作用,试题过渡平稳,衔接有序,稳中求变,变中有律,是利于高校人才选拔的一套好题。
1.试题总体看,还是在注重知识与方法交汇处命题,绝大多数题都在高频考点处命制。比如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与运算,平面向量,解斜三角形,概率,三视图,程序与框图,导数的几何意义,不等式中的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的定义,立体几何中求角,二项式定理,三角函数求最值,函数的性质,已知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不等式恒成立等这些核心考点,在今年的考题中都有所考察。这部分知识的题目应该都是反复练习过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可以拿下的。
2.试题与去年相比,命题的方向有点变化,学生有点不适应。以往的考题第一个答题都是与解斜三角形有关,即使数列题一般都是等差等比等较为简单的题目,今年是给了数列的递推公式,第一问较常规也很简单,但第二问涉及到了数列与不等式证明的综合,这在新课标对数列的要求降低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是第一个大题,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甚至于发挥。再比如19题,以往的考题都是概率题,第一问求事件的概率,第二问求概率分布与期望,即使与统计结合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模式,但今年的概率与统计题,没有概率的成分纯粹是一道统计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题目本身较简单,但在不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以这种模式的考题也是很难预测到的,这对数据的处理方法有较高要求,对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会影响得分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命题人在命题时一定是在精心研究了考纲后找高三教学的“软肋”下手的。
3.试题很好地把握了区分度。解析几何题目较为常规,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都没有问题,对于最后的压轴题导数,前两问都是常规问题,尤其第一问很简单,第二问是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最值问题,应该是非常常规的问题,但要拿下第二问除了要有非常扎实的数学功底外,还应该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对于第三问设问面孔很新,学生做过的模拟卷中没有出现过,富有竞赛味,没有做过这一问的考生拿下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本题设置是三问,第三问难度大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整套试题较去年难,得分会低于去年。